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2025昆明几何与分析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09:32    文章浏览量:

2025年7月23日-8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广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学院共同发起,昆明学院数学学院承办的“2025昆明几何与分析论坛”在昆明学院洋浦校区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推动西南地区数学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并纪念我国著名数学家丁伟岳先生八十诞辰。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科朗研究所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齐聚春城。

7月23日上午,在论坛开幕式上,昆明学院校长丁文丽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昆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强调了论坛对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和区域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友德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广州大学)致开幕辞,阐述了论坛宗旨,特别表达了对丁伟岳先生的深切缅怀,并强调在聂耳母校举办学术论坛的特殊意义。 

       

在为期三天的核心学术报告环节(7月23日-25日),呈现了多场高水平学术报告:陈文雄教授(Yeshiva大学)系统介绍了分数阶椭圆与抛物方程领域的最新突破。周家足教授(西南大学)探讨了积分几何测度的最新进展与应用。李海中教授(清华大学)介绍了双曲空间中的求和概念及双曲凸几何理论的发展情况,袁域(华盛顿大学)、李明阳(浙江大学)、张俊升(纽约大学科朗研究所)、陈逸梵(浙江大学)、王杰(中国科大)、殷浩(中国科大)等海内外中青年学者也带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报告涉及几何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流、共形几何、拓扑学等前沿领域。来自承办方昆明学院数学学院黄坤教授的报告“低维空间纳米力学数学模型及挑战”,对不同维度(0维-准3维)下的各种物理模型的讨论,引起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论坛举办期间,不仅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友德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数学分析”系列讲座,而且有中国科技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杲带来的迷你课程“初见拓扑学”。

“数学分析”系列讲座的三讲,第一讲以“数的印象”“函数印象”切入,从宏观上介绍分析学的核心内容;第二讲对一些经典的极限,王教授用不同的眼光,观察、思考了这些极限的意义;第三讲,王教授不仅带领大家对一些可有理化函数不定积分进行计算,还系统介绍了Chebychev对一类函数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拓宽了讲座参与者的视野。

“初见拓扑学”的三次课,第一次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切入,用Dynkin图这把钥匙,借助一串有趣且有深度的问题,为大家解锁李群、李代数中隐藏的对称奥秘,揭示了宇宙的深层数学结构。第二次课陈教授带大家认识欧拉示性类——这种刻画空间“洞洞”数量的神奇工具,从曲面到高维空间,看数学家如何为复杂形状贴上“身份标签”。陈教授还介绍了欧拉定理的三种证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介绍了“陈类(陈省身示性类)”“卡拉比-丘类(“丘”指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吴文俊示性类”等概念及华人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第三次课陈教授用大量直观的图形和生动的比喻,让大学见证拓扑学家的“魔法操作”:Surgery(手术技术),通过“剪开、变形、粘合”,理解球面、环面、克莱因瓶等曲面如何被完美分类。在给出曲面分类定理后,陈教授介绍了用拓扑理论、Morse理论和Ricci流三种方法证明该定理的方法和历史。

本次论坛的召开,不仅为国内外几何与分析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展示成果、碰撞思想的舞台,而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人才的培养和学者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更将有力促进西南地区数学研究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发展,为探索数学科学的无限可能贡献智慧与力量。